|
1.污水處理:指的是對污水中所含受污染物進行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以便將其分離、排除、回收或轉(zhuǎn)化為無害物質(zhì),以便將污水排入水體或重新使用水質(zhì)要求,進而凈化水。
2.厭氧發(fā)酵:在廢水生物解決中,自然環(huán)境中沒有溶氧或硝態(tài)氮。溶解氧在0.2mg/L以下。
3.缺氧:污水生物處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沒有溶解氧但有硝態(tài)氮的環(huán)境狀態(tài)。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4.好氧:生物處理污水、溶氧或氰化鈉氮。溶解氧在2.0mg/L以上。
5.曝氣:目地是在只有空氣中的氧強制流入液體中的過程中,取得充分的溶解氧。另外,曝氣還具有防止懸浮物沉降、加強有機物與微生物的接觸池內(nèi)溶解氧的作用,以確保池內(nèi)微生物具有足夠的溶解氧、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和分解。
6.活性污泥法:由病菌、病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等各種各樣生物和金屬材料金屬硫化物等無機化合物產(chǎn)生的淤泥狀斜板沉淀池物。具備優(yōu)良的吸咐、斜板沉淀池、生物空氣氧化和生物生成性能。
活性污泥工藝;廢水處理方式,運用活性污泥凝結(jié)、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除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7.生物膜法:用生物膜觸碰支撐架表面的生物膜,從污水中溶解或轉(zhuǎn)換有機化學空氣污染物的廢水治理方式。
8.空氣浮動:空氣浮動是運用在水中運用或產(chǎn)生大量微量微氣泡而取得固液分離的方式,它們與懸浮顆粒相連,導致密度低于水。產(chǎn)生微泡的方式是曝氣和溶解氣體。
9.混凝:混凝的目地取決于運用向水里添加某些藥物(混凝劑或助凝劑),使水里無法沉淀的膠體顆粒物能互相聚合,成長至能自然沉淀的層度,這種方式稱之為混凝沉淀。
10.過濾:在水處理過程中,過濾通常指的是以石英砂等粒狀填充料層截留水里懸浮物質(zhì),進而使水取得澄清的工藝流程。過濾的關(guān)鍵作用是除去水里的懸浮或膠體物質(zhì),尤其是能合理除去沉淀技術(shù)不能除去的微笑粒子和病菌等,對COD和BOD也有某種意義的除去效果。
11.沉淀:運用懸浮物和水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除去水里懸浮物的過程。
|
|||||||||||||||||
首頁|關(guān)于我們|產(chǎn)品中心|成功案例|視頻中心|聯(lián)系我們 | |||||||||||||||||
|